> 中国新闻 >

轨道上的长三角,为文旅带来超绝惊喜

2025-10-16 16:47 来源:综合

 一纸“苏超”球票,就能开启一场双城之旅。高铁飞驰,连接的不仅是地理空间,今年5月,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俗称“苏超”)开赛以来,一场场火爆的对决,引起了全网性的关注。与此同时,长三角铁路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效率支撑着这种全民热情。数据显示,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过7700公里,占比首次过半。

长三角路网激活区域经济的血脉。长三角铁路建设近年来始终保持高位投资,2025年建设投资预计超1300亿元,这已是连续第四年超过千亿元。钢铁脉络的延伸,重塑了长三角的时空格局。2024年底,沪苏湖高铁开通,拉近了上海与太湖沿岸城市的距离,如同毛细血管般的高铁网络,已深入区域的每个角落。10月11日起,全国铁路实施全新运行图,安排图定旅客列车超过1.3万列,货物列车超过2.3万列。这些数字背后,是人才、资本、技术跨区域流动的加速。

以赛事经济催化消费活力。“苏超”的火爆,始于绿茵场,却早已超越体育本身。“苏超”联赛自5月10日开赛以来,凭借“城市荣誉+全民参与”的独特模式,迅速破圈成为现象级赛事。一场南京队与苏州队的比赛,现场观众达到60396人,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众上座新纪录。

赛事带来的不只是观赛热情,更是实实在在的消费拉动。在南京队对阵连云港队比赛期间,南京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实现交易金额8.7亿元,同比增长6.4%。10月1日至3日,篮球“苏超”灌南赛区累计观众达1.1万人次,带动城市文旅消费约412万元,同比增长28%。江苏各地充分发挥出苏超联赛一张票的价值,由此延伸至住宿、美食、交通等多场景,再而推出景区首道门票免费、酒店住宿优惠等措施,进一步吸引了游客的参与。

城市形象:软实力的展示窗。“苏超”赛场内外,城市间的良性竞争展现出独特魅力。南京、南通、灌南、戴南四地围绕“南哥”称号展开的争夺,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泰州球迷甚至在主场看台上打出“江苏只有一个南哥——戴南”的标语,并自豪地标注“镇级、400亿”。

这场看似轻松的网络热梗,实则反映了江苏各城市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充分的文化自信。南京在这场竞争中展现了省会城市的格局。从“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到“太湖三傻”,常州借笔画,各种热梗不仅在江苏,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热潮,各地文旅纷纷加入了这场流量的盛宴。

未来展望: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苏超”带来的热潮并非昙花一现。江苏省体育局已确认,2026年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将继续举办,相关的赛事方案正在研究中。届时,长三角的其他城市,是否会加入苏超征战、升级为长三角的区域性赛事,我们拭目以待。

长三角铁路网络也在不断升级。以上海为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被视为事关国家战略实施和上海长远发展的“超级工程”,目前正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同时,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也在加紧建设中,这条线路上有新建上海宝山站和崇明站,将进一步完善上海的高铁枢纽格局。

体育赛场终会散场,但“苏超”所点燃的消费热情、凝聚的城市认同,已沉淀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在翘首以盼17.18号的四强赛的同时,我们满怀憧憬等待长三角给我带来更多的精彩与惊喜。(陈震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