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2025中国服贸会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收官

2025-09-17 17:01 来源:综合

在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百城市长公益论坛围绕“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建设数字友好城市”核心命题,于9月13日至14日接连举办市长会客厅、中外校友人才论坛、IAIGF暨IHETT论坛三场重磅活动。三场活动层层递进,汇聚政企学研多方力量,搭建资源对接与思想碰撞平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市长会客厅:政企协同破题科创落地 数字赋能城市更新

9月13日,百城市长公益论坛·市长会客厅活动在服贸会3号馆启幕,聚焦破解城市科创落地难题。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委员、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执委会主任乔琦在致辞中指出,“市长会客厅”是政策与实践的“转换器”,能将中央部署与地方经验转化为市县可落地路径,城市更新需以数字技术改造设施、绿色技术更新社区,首钢园便是典型范本。乔琦还重点回顾了百城论坛与服贸会同生共荣的9年历程。百城市长公益论坛 (Baicheng Mayor Public Good Forum ,简称:百城论坛,英文简写:BMPGF)于2016年“中国服贸会”期间举办并正式创办,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市长助学公益基金倡议,联合相关国家级商协会及智库机构共同发起,是一个国际化、超链接、公益型的高端城市更新平台。百城市长公益论坛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执行委员会负责制,以“城市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永久主题,邀请世界逾百座顶尖国际城市市长及政、产、商、学、金及产业代表共同参与,通过政策解读、施政分享、城市推介、主题研讨、市长对话模式,促进市县长与企业家、院士专家的三方对话机制,推动未来城市发展与科创产业升级。

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委员、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执委会主任乔琦

百城市长公益论坛联席理事长、WDTA世界数字科学院副理事长徐亭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城市更新进入“数字智能驱动”新阶段,数字技术是串联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的核心纽带;而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战略抓手。今天的“市长会客厅”,就是要为百座城市搭建这样一个“数智更新、产城联动、全球对接”的平台。今年,SXF上袭城市更新委员会与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战略合作,重磅推出“城市更新全球百城行”项目,计划在五年内走访调研世界城市更新100个城市,在城市更新领域进行整体谋划、专业策划、合理评估,并筹备成立“城市更新战略咨询国际委员会”,为全球城市更新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意见以及相关策划、规划、建设方案服务。

百城市长公益论坛(BMPGF)联席理事长、世界数字科学院(WDTA)副理事长徐亭

活动现场还宣读了中国市长协会原驻会副会长、爱尔公益基金会创会会长陶斯亮的贺信,她呼吁论坛下沉县域、投身公益,让数字友好城市兼具“智慧高度”与“温暖厚度”。联合国科学与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国家开发银行原执行副行长高坚分别通过视频或现场致辞,呼吁加强国际数字技术合作、构建“政策+资本+产业”协同机制。中国致公党15届中央宣传部部长钱叶用提出,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解锁“文化铸魂、科技赋能、绿色筑基”三重密码,致公党将发挥“侨”“海”优势联动全球资源。

活动集中启动四大成果项目:2026年“世界城市更新奖”计划于明年世界城市日颁奖,目前已走访十余个国内外城市;《与领导干部谈·城市更新》新书、《全球城市更新创新实践白皮书》同步启动筹备;“百城论坛·县域经济委员会”首批邀请50个县与企业共建,传递义乌、昆山经验。

泸州市原副市长王建翔、英国皇家工艺院终身院士任起龙、黑山县县长王华、新会区副区长刘飞等还分别围绕未来产业、智能制造、县域数字经济、区域产业优势发表主题演讲。压轴对话环节,嘉宾围绕“科技赋能产业出海”达成共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需打破壁垒,共享资源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

中外校友人才论坛:全球校友资源激活城市创新引擎

9月14日上午,中外校友人才论坛以“校友经济推动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主题登场,首次将“校友经济”引入服贸会,吸引近百位中外校友会代表、企业家参与。

乔琦在致辞中以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签约1.3万亿元、西安“校友回归”签约1.6万亿元为例,指出校友是城市“有温度的稀缺资源”,校友经济能以“纽带、引擎、桥梁”三重角色赋能发展。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唐锐表示,高校是校友经济“源头”,汕头大学已推动12家校友科创企业落地,带动超2000人就业。

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分会执行会长王璞结合“校友经济·优秀项目PK大赛”实践,提到首届12个获奖项目快速落地,未来将联动50所高校校友会搭建资源平台。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会长刘萌提出,新时代校友经济已突破商业范畴,呈现“科技+文化+教育”等多维融合形态,需构建“海外同心圆”凝聚全球校友力量。

活动举行四项重要仪式:成立“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校友经济工作委员会及顾问团”,为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理事长郑炜、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会长刘萌颁发“2025年度校友经济发展特别贡献奖”,启动“第二届校友经济优秀项目PK大赛”,发起“中国风投境外上市孵化中心校友经济专项基金”。圆桌论坛环节,嘉宾建议搭建跨校平台、举办交流活动,推动校友经济从“单点发力”向“集群发展”升级。

IAIGF暨IHETT论坛:AI领航超级智能时代 绘就城市未来图景

9月14日下午,第三届IAIGF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暨第五届IHETT论坛压轴举办,以“从人工智能(AI)到超级智能(ASI)”为主题,汇聚全球AI领域院士专家。

SXR科技智库创始人徐亭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正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加速演进,迈向超级智能(ASI)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如何在技术飞跃的同时构建负责任、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国际治理体系与智产融合生态,是本届双子论坛并肩举办的核心命题。本届论坛主题“从AI到ASI”,既是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全盘思考。他强调:“我们不仅要迎接技术的革命,更要引领治理的变革,确保超级智能的发展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

人工智能范式革命之父钟义信提出,AI发展需突破算法、数据、算力瓶颈;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唐锐介绍,该校将发布“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2.0”,推动AI赋能教育公平。论坛还表彰“AGI研究奖”“IHETT数字智能奖”获得者,SAl强人工智能之父高振宇发布“左右脑AI”项目,多位专家围绕超级智能人才培养、教育变革展开论述。

活动首发《智能蜕变:AI时代的生存指南》等6本著作,发布“5G脑心动车”“蛋白质网络人工智能架构”等7个项目。机械工业环保发展中心主任、中国致公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科技委委员贾中华与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委员乔琦联合发布“机械工业环保发展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筹)”,为AI技术落地提供支撑。

三场活动围绕“科技创新与人才赋能城市发展”主线,城市更新为形,人才支撑为核,数智赋能为力,形成“政策引导-资源聚合-技术驱动”闭环。未来,百城市长公益论坛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城市与产业、人才、技术深度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执委会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