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中国大国学院向德国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捐赠《道藏》

2025-02-05 18:09 来源:综合

       2月3日上午, 由中国大国学编纂工作委员会向德国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敬奉《本来如一藏》之《道藏》(精藏版)捐赠仪式在德国北威州州府杜塞尔多夫市隆重举行。此次捐赠活动是中西文化交流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千年重聚,是继中欧“路上丝绸之路”的中欧班列开通运行10万列伟大成就之后,中德在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上的又一里程碑,旨在传承历史中书写和开创中西文明的未来,彰显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虽历经风雨,却总被历久性地选择、传承和发展,并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

       本次捐赠由中国大国学院《本来如一藏》编委会发起,德国北威州德中教育与文化协会胡允庆会长主持捐赠仪式并致辞。他对大国学院的捐赠及各位嘉宾的参加和见证表示感谢,高度评价大国学院将精心编撰的《本来如一藏》之《道藏》(精藏版)捐赠给致力于德中文化交流公益社团组织的大爱善举,肯定了本次捐献在德中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中的价值,同时表示德中教育和文化交流协会将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德中友好关系,传承德中传统文化精髓,为新时期德中关系稳固、健康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捐赠方代表——《本来如一藏》编委会副主编常以先生在致辞中感谢杜塞尔多夫市相关代表、德国汉学家和德国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等嘉宾对本次捐献活动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北威州德中教育与文化协会以其远见卓识和穿越时空的智慧迎请《道藏》(精藏版),这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藏文化传播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弘扬产生深远影响,起到重大的文化辐射作用。他表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小逻辑》中指出,斯巴达精神是斯巴达人习惯和斯巴达制度的核心要义和纲领,中国道教经典著作《道德经》中同样记述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亦在告诉我们“中华之道”是抽象于可感知为“器”的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同体,天人合一”的生命情感,斯巴达精神和中国的生命情感在此刻化为“道”之本体的两个面,老子和黑格尔虽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着不同宗教信仰,但在哲学精神层面,都为后世的人们指明了人类本体正确的前进方向。《本来如一藏》也将以其深刻博大、绵绵不绝的内涵回馈东西方文明和德中教育与文化交流协会的繁荣发展。

       捐献仪式上,胡允庆会长与常以副主编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捐献文件,共同为捐赠经藏图书揭彩,嘉宾共同领略《道藏》(精藏版)。本次捐赠是一次中德传统文化和精神上的传递,更是一次超越时空的智慧衔接,对促进德中传统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传统道藏在德国乃至欧洲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本来如一藏》是大国学编纂工作委员会精心策划编辑出版的,从有记载(包括口口传颂的史前叙事)以来有关人类文明成果的大型文库,由来自世界各地1500多位专家和学者,呕心沥血三十载编纂而成。《本来如一藏》由佛藏1384部,道藏72部,世界诸科认知藏194部,星球文明藏4部,宇宙能量藏11部,地球文明藏5部,文字藏354部,礼乐藏2部,天然药物藏42部,大国学经藏16部,艺术书画藏100部,史藏112部等24个系列藏要合计2225部组成。全藏目前已收集整理集成1000亿字,20万册以上(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陆续编辑整理加入,其收藏规模还将不断增加),是迄今为止对东西方文化的一次系统、全面的勘误梳理和总结,可以称之为记录人类文明成果最丰富、完备的集大成著作,融合了东西方两大主流文化的精粹,较完整地保留了人类文明多样性、区域性文化的特色,尽可能详尽展现出古今人类共同的文明史迹,展示各学科古今的精研成果供博览、馆藏、教学和鉴赏。(图/文 高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