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4月16日 第 08 版)
![]() |
3月3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白湖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育种基地,农民在小麦育种田清除杂草。 |
![]() |
4月8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庙街镇营盘村委会勤劳村村民在养殖场饲喂肉牛。 |
![]() |
4月12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柳家村,农民在采摘“粉贝贝”小番茄。 |
![]() |
3月2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蔗农在地里种植甘蔗。 |
![]() |
3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南河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渔民在收网捕鱼。 |
![]() |
4月11日,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镇珍田村数百亩稻虾养殖基地,农户赶早起笼捕获小龙虾供应市场。 |
![]() |
4月12日,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艾里乡图那嘎村水稻秧苗长势喜人。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春回大地暖。眼下,一幅幅忙碌有序的春季生产图景徐徐展开,定格了各地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场景。
各地在守好“米袋子”的同时,拎稳“菜篮子”,端牢“油罐子”,实现整个食物的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如今,“大食物观”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各级农业农村、林草、科技等部门,正在加快部署、综合施策,让人们的餐桌更丰富营养美味,中国饭碗端得牢、端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