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韩缙宇
“双减”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如何理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行了深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提到了,要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十八大以来就提出来的,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之大计,教育为先”。立德树人,就是把德行作为最基础的、最关键的教育目的。德行是一个人做事的基本素质,一个人没有德行,却有才,那么越有才,危害越大。所以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把立德树人放在重要的位置、突出的位置,就是要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就要帮助广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中华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集体荣誉感,树立远大奋斗理想,特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底色,教育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那么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怎么切切实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呢?“双减”,减的是学生的负担,但是不能减的是立德树人方面的任务,不能减的是对学生的责任心,不能减的是教师的师风师德和教学水平。特别要坚持德育为先,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更要结合建党、建军和国庆等节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增强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所以,一方面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在“双减”大背景下进一步落实立德树立任务的意识,注重关注学生在校情况,跟踪在家在校外的德行表现,对学生在德行方面的优良表现要及时表扬,对学生在德行方面的不良表现,要及时开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家校协作。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而是家校共同协作。双减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但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担子更重了。可以说,减的是负,增的是效,效就是家长意识的增强、家长辅导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效率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此外,还要进一步把立德树人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各个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教学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系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设计,确保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总之,为了推进立德树人,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了孩子学习进步,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学校、老师和家长要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共同把家校各项工作做好做实。